天主教溪州聖智堂/財團法人天主教會台中教區附設彰化縣私立聖智啟智中心

天主教溪州聖智堂的聖堂建築於民國五十年完工,歷年來經過多位天主教瑪利諾會神父返美募款回台建設。教堂建造初期,服務於溪州天主堂的江樂漁神父(O'Connor Michael James)傾心研究建築的比例、建材,考量到建築應以能維持最長遠的使用年限為基準,採用了八角形的完美比例,建築外表更採用堅硬的火石磚。當時江神父甚至連建築使用的水泥、沙子的調配比例都親自監工,比例不對即要求重新製作,在蓋聖堂的過程投入諸多心血。五十多年來,經歷了無數次大大小小的地震,聖堂始終屹立不搖。

溪州聖智堂現貌

聖堂八角形的造型,屋頂挑高的牆面可打開窗戶,空氣對流良好、採光自然。在空間使用上,內部設計為多個空間的使用單位,每個空間為非對稱、不規則造型,對內與對外皆有門窗,是建築的特色之一。除此之外,聖堂內部也融入了許多台灣在地文化,如牆上的十二使徒像身著中式長袍,且聖體的造型形似台灣祭祀祖先的「公媽龕」,為世界上天主教文化在台灣的特色之一。除此之外,另外有祭祀溪州教友歷代祖先的紀念牌,供後代教友緬懷先祖。

從最初溪州教友需前往北斗的教會聚會,一直到蓋了溪州聖智堂,有了在地的聚會場所之後,目前在溪州聖智堂參加周六晚上彌撒的人數約一百人左右,有許多是第二代、第三代的教友,有了聖堂,教友們秉持著傳承與延續的精神,使的天主教會在溪州深耕,延續傳播福音的使命,並且讓教會的中心思想—耶穌基督愛與服務的精神更深入在地生活中。

教堂中心為聖所,周圍分隔出八個空間
公媽龕造型的聖體
八角形的穹頂形同垂下的帳幕

停用的領洗池
旁邊的房舍年久失修,現作倉庫及車庫使用

舊房舍的外觀
民國八十二年服務於溪州聖智堂的羅方神父(Rev. Francis Rebol, M.M.),因感念身心障礙者的處境與當時社會資源的不足,且在溪州、北斗一代無身心障礙者的相關服務單位,因而毅然決然將當時教會附設的幼稚園服務中斷,轉為啟智中心,藉由這樣的轉變,提供教育機會與教會場地為身心障礙者服務,也因此減輕了身心障礙者家人的負擔與壓力。

孩童上課的情形
聖智啟智中心侯秀玲主任表示,從發展遲緩孩子身上可以看到,在老師、醫療團隊成員的協助下,充分的時間與訓練幫助孩子學會基本生活技能,同時,透過家長的協助,讓孩子在就學、就業、教養方面得到關注與支持,並且教導孩子獨立生活,比如:種菜、工作,讓他們了解自己在生活中是有任務的,是可以有所貢獻的,並且藉由提供工作獎金,讓孩子可以維持基本生活。來自羅神父本身的關心與愛,使的教會與聖智啟智中心在溪州社區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媒傳角色,社會、慈善團體與學生團體,更透過彼此的互動、接觸與幫助,互相體認到生命教育的可貴。

只要提到孩子的表現, 侯主任總是充滿笑容
教堂後方並規劃了園藝區,種植多樣蔬菜、水果,以不灑農藥的方式,讓孩子每天除草澆水,親近泥土,也有助於孩子對於學習上的幫助。「從發展遲緩的孩子身上看到教育的意義,也看到造物主耶穌與天主神奇的地方,雖然祂讓每個孩子都有不足的地方,卻又賦予他們獨特的才能與任務。」侯主任說。溪州聖智堂不單只是一個聚會的場所,透過啟智中心對發展遲緩孩子的教育與關懷,教會與啟智中心的資源互通,聖堂不只是教友實踐耶穌愛與服務精神的地方,更是溪州社區居民彼此學習、成長的媒介。

教堂後方的有機蔬菜園
歷任神父的照片

天主教溪州聖智堂歷任神父:
江樂漁神父(O’Connor Michael James)、馬道南神父(Joseph A. McDonald)、廖光昭神父(Rev. Clarence ENGLER, MM, Dir)、萬民寧神父(Rev.James T Manning,M.M)、曾顯道神父(Rev. Eugene M. MURRAY, MM, Pastor)、石天梯神父(Francis F. SCHEXNAYDER, MM, Pastor.)、羅方神父(Rev. Francis Rebol, M.M.)、潘傳理神父(Rev. Paul J. BRIEN, MM, Pastor.)
--

單位:天主教溪州聖智堂/財團法人天主教會台中教區附設彰化縣私立聖智啟智中心
負責人:執行長 許世昭
地址:彰化縣溪州鄉中山路三段512號
電話:04-8893730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