牛耕文化前進校園─教育推廣巡迴



「台灣水牛」大家知道嗎?台灣並沒有本土的水牛,是當時由荷蘭人引進,傳授農耕方式。爾後,變成為農村務農最好、最重要的好夥伴,甚至常用「水牛精神」象徵台灣人的刻苦耐勞。事實上,飼養水牛就農村生活上,好處多多呢。

牛的飲食,可以吃著人類不知道的玉米梗、麥麩、米麩、稻稈等等,讓我們人類眼中比較沒價值的食材,獲得更好的利用。

牛的起居,用稻稈鋪地,利用稻稈隔層,就可以減少地面直接弄髒的程度,就無須用到更多水進行清洗;混合到牛糞的稻稈,最後還能夠回到土壤裡當作堆肥。

牛的務農,雖需要耗掉很大的人力,但在水稻田整平程度來說,水牛相對機械整平,是可以做到更平整的,對爾後的田間管理有一大幫助。

食農教育,從認識農村(自己的農鄉)開始。了解水牛在農村的價值,並非存在於鄉愿,而是期待去理解另一種永續農業的可能。

這次我們將要帶水牛前進巡迴溪州鄉內的校園,將水牛與農村的在地知識,分享給在地學子們,讓我們多一份人與動物共生、共存、共榮的生態價值。

┃巡迴場次┃
9/06彰化縣溪州鄉三條國小
9/14圳寮國小
9/17
大庄國小
9/18
水尾國小
9/21潮洋國小
9/25彰化縣僑義國民小學
9/28
水尾國小


✎指導單位:文化部
✎主辦單位:彰化縣莿仔埤圳產業文化協會
✎夥伴單位:拖拖拉拉牛耕隊
青銀合創計劃溪州再造農藝復興計畫
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