│醃菜、釀酒又種田─秋美嬸的忙碌生活│



文/謝欣珈
圖/謝欣珈 鐘惠琴 巫宛萍 


剛到秋美嬸的家,她正在門口把菜豆掰成兩半比較好煮,「用剪的也可以啦,可是中間的子(豆仁)也會剪掉,用手掰的話中間的子才不會跑出來。」一顆豆子也毋甘(m̄-kam),是種田人家的習性,悉心照顧的植物每寸都是寶,不過因為價錢太過便宜,拿去賣反而不划算,曬成菜豆乾,颱風天或菜貴的時候就能拿來救救餓肚子。
 
 
菜乾與醃菜-農家美味的保存食
豆仔乾與白花菜乾

把新鮮菜豆曬成豆乾前,要先下水滾一下。滾多久呢?「我是沒有計時,就是滾了以後把它翻兩圈,蓋上蓋子滾一下就撈起來。」太熟會爛,但水滾馬上撈起來的話,曬成乾又會煮不爛,秋美嬸用體感計時,我們的經驗值只能讚嘆。豆子撈起來一定要馬上攤開,無須抹鹽,把豆子像排路隊那樣排好,一有重疊豆子的表皮就會白白、毛毛的,不過秋美嬸強調那不是黴菌,「曬一天就乾了怎麼會長黴菌?」那只要曬一天就可以了嗎?「我們人曬一天就會乾掉了,何況是豆子?」秋美嬸挑著眼哈哈大笑,我們也暗笑自己的天真。

曬好的豆仔乾通常用來滾湯,把豆乾泡水,再把大骨焢到爛,放進泡軟的豆乾,切點薑絲丟下去,就是一碗香噴噴的豆仔乾湯了,「我常常煮,因為我的矸仔孫很愛吃,都盛整碗去吃,我就卡骨力(kut-la̍t指努力打、去做。」今天已經是秋美沈打了第三天的菜豆啦,自己的打完,又去妹妹的田裡打,阿孫仔真是幸福呢。

除了曬菜豆,秋美嬸也會曬高麗菜和白花菜。白花菜削一削之後要直接在太陽下曬到軟(lian),再放鹽巴揉(nuá)才不會碎得太細。如果曬一天還沒有曬軟,可以先把它收進臉盆,倒點鹽巴進去稍微攪拌,讓鹽巴軟化它再輕輕揉。或者用石頭壓到軟(它不太會出水),明天再曬。

曬好的豆仔乾
 
  
各式醃菜

菜乾之外,秋美嬸廚房裡常備的醃菜也不少,醃菜頭、醃結頭菜、醃越瓜、醃冬瓜,每年幾乎都會新醃,每一種打開來都香噴噴,想馬上添一大碗白飯來配。醃菜頭有兩種,削皮的軟,沒削皮的脆,就看想吃什麼口感。準備二十斤鹽,先下十斤把菜頭壓到出水,之後拿出去把表皮曬乾到不要有水分,再裝進甕裡,把剩下的十斤鹽也倒進去,就可以了。醃結頭菜也和醃菜頭一樣,削皮之後用鹽攪拌一下,被壓石頭一晚;但如果要比較快軟化,不用壓,直接將皮削掉,剖成四塊,和鹽、糖(二砂)、豆菇(tāu-koo也稱豆粕一起放進甕裡。不過古時候的人都不太放糖,只放鹽巴與豆菇,相對鹹多了。比例上有放糖的話,鹽2兩就行;沒放糖的話鹽要2兩半到三兩。糖一兩以內就好,放得多滾出來的湯偏甜,就看各人口味了。材料全進甕裡之後,就要看它有沒有「生湯」,有的話無論醃多醃少,都要倒米酒蓋過結頭菜。放著幾天每天看,就會想打開吃了,「如果醃得好吃就都是我在吃。」秋美嬸的老公寶元叔得意地說。

還有越瓜(am-kue),青種、白種都可以,跟大黃瓜(tshì-kue-á)一樣要買比較大條的,剖開之後把子挖掉洗淨,用鹽「撈撈欸(lau-lau-e)」(加入鹽巴攪拌均勻),撈完之後吃看看,不夠鹹加鹽,想吃甜甜就放點糖,這就是菜市場在賣一包2030元的了,是醃乾的。還有一種比較「厚工」(kāu-kang,比較麻煩的意思。),把去籽的越瓜剖成兩半,用鹽包撈一下拿到太陽下用石頭壓著曬到軟軟的,生出的湯水都跑掉之後,再捲起來放進加了鹽巴、黑糖、豆菇的甕裡排好,放一陣子甕裡就會自己生湯,不用太久就能吃了。吃的時候從最下面沾到湯汁的開始吃起,才夠味道。

冬瓜也是一樣的做法,削皮之後要稍微曬一下去濕氣,否則冬瓜在甕裡就會消失於無形,曬到表面沒有濕氣就可以放進加了鹽、二砂糖、豆菇的甕裡,再加些米酒蓋過冬瓜,就等著吃了。

醃東西很重要的媒介是豆菇,放了豆菇醃漬物才會軟化,成為美麗的琥珀色,否則顏色蒼白看起來就很難入口。以前的豆菇只能醃成軟爛口感,如果要醃成脆口,買回來的豆菇還要自己用小火炒一下,現在就已經幫顧客處理好,兩種口感都能買得到。



醃菜頭可以滾鴨肉,整隻鴨加菜頭滾到爛,湯頭就會鹹甜鮮甜,也可以滾豬肉,寶元叔如果覺得肉太腥,也會直接夾一塊去配。乾的越瓜加三層肉下去做成絞肉,或者把捲著的醬越瓜剁得綿細,和絞肉和一和炒成瓜仔肉燥,或是放一些魚漿、太白粉做成丸子,「只有越瓜會做肉丸喔!」乾濕都可,秋美嬸特別提到。

醃的很下飯

 
  
喝酒釀酒感情長長久久

秋美嬸的「廚房利器」可不只這些,還有一項她得意洋洋,頻頻要我們多試幾口─我們看著她從尋常的白色塑膠桶裡倒出一小杯清澈如水,但,那濃重的酒香是怎麼回事?「這是糙米釀的酒,這樣一口而已,我要是在釀酒的時候,整天都在喝呢!」這麼濃郁,酒精度數恐怕很高吧?「我沒有測過幾度耶,都是用我的嘴巴去砸砸(tsa̍p咧。這是我用來煮菜的啦!把蒜頭爆香,空心菜放下去,燒酒繞一圈,菜就會比較新鮮翠綠,顏色才不會黑黑的。」

廚房隔壁放著蒸餾酒的器材,就是秋美嬸釀米酒的地方。把四到五斗煮熟的米飯攤開放涼,涼了之後和糖、白殼(酒麴)攪拌均勻放進大桶子裡,蓋上塑膠袋、布密封,也防止老鼠(niáu-tshí、壁虎(siān-thâng-á不小心(或是貪吃)的掉進去。封好之後靜靜地等待它發酵,熱天的時候大約4-5天,冷得要死的時候一個禮拜都不會發酵。怎麼看它發好了沒?不是用眼睛,而是用手指,按下去指尖感覺像是按在蛋糕上,就是發酵好了,就可以經過蒸餾煉出米酒了。走出廚房到另一個小房間,裡面瓶瓶罐裝罐又讓人眼睛一亮:「這一間攏係酒!」她自豪,「你這是酒家耶!」我們也忍不住打趣地說。裡面的酒都是有浸泡過其他食材的酒,像是橄欖、黑糯米、土肉桂…等。其中一款放置兩年的「紅露酒」異常的香,入喉又沒有米酒嗆,溫潤好喝,實屬上品。先將黑糯米煮熟之後,加入「紅殼」(紅麴)後,再把米酒倒進去,靜置三個月或六個月,再將黑糯米撈出來,就是完美的紅露酒了。另一款肉桂酒,用秋美嬸自己種的土肉桂,在製米酒的過程中,將肉桂葉和飯、白殼、糖,放在一起發酵,蒸餾之後的酒不會太辣太厚,而且還有一股肉桂獨特的香味,當初她也是聽人家說肉桂酒很好喝,便自己試出了好味道,果真釀酒經驗老到。這些酒都是自己喝嗎?「都我老公在喝的啦!」一個喝酒一個釀酒果然長長久久呢。

蒸餾的器具



秋美嬸和寶元叔都是溪州人,娘家在苗木附近,讀的是南州國小。當時南州國小是貴族學校,多是糖廠子女就讀,她的爸爸便是在糖廠裡管工人的。「我爸爸以前要去糖廠上班都會順道載我們去上學,放學的時候我們就等在鐵支路旁邊,就是現在國中那邊,明道宿舍過來那邊,等四點小火車來柑仔園交甘蔗,它看到我們就會停下來讓我們上去,載我們回家,他們再去交甘蔗。」雖然上學十分便利都送到校門口,但秋美嬸和姐妹們每天都假裝上學去,等到爸爸離開去工作,便開開心心地揹著書包到溪洲街上聽「王祿仔仙」(ông-l k-á-sian,指行走江湖賣藝的人)、歌仔戲,看到中午把帶著的便當吃一吃又繼續看,四點再去等火車回家。「我不愛讀書,都去聽王祿仔,人家問我什麼畢業的,我都說讀六年畢業的啦!」秋美嬸理直氣壯,王祿仔先肯定比小學課本趣味一百萬倍。

到了該工作的青春期,她先在糖廠做農場工,插甘蔗、拔草,後來到彰化和美的紡織工廠工作,學織布、顧機台,18歲左右來到老公的家裏學割稻,割著割著便割進家門談戀愛、生兒子,開始一起種田的生活。

種田也不是光種稻,夫妻倆的務農生活也算是多采多姿。一開始除了種稻,還種一些菜,畢竟沒做就沒有東西吃,大白菜(pau-pe̍h á)、苦瓜、大黃瓜(tshì-kue-á)都種,當時的永靖比西螺大,收成了便載去永靖賣。不過光是種稻、種菜,其實還有多空閒的時間,就去幫人家控(con)放水溝,做水圳。

寶元叔有一塊父親留下的田,是一塊沒有路可以進去的田,機器要進出都得駛過鄰田,之前種稻,要不作息時間都必須跟鄰田一樣,要不就要先割掉鄰田的稻子,開出一條路之後再賠稻子的錢給他,非常不便。後來這塊田就依政府的平地造林計畫開始種樹,後來樹越種越多,也不止這一塊地了。

寶元叔與我們在聊天

 
 
種樹的溪州

溪州以前種樹不多,大多都是在鄰近的田尾、永靖,十幾年前開始有田尾人來溪州買地、租地種樹,溪州人看到賣得不錯,也慢慢有人跟進。那時候種的多是馬拉巴栗,起先一個人種,找其他人來幫工,賣得不錯之後傳來傳去,後來整個溪州都在種,賣到中國。後來因為得病,疫檢變得嚴格,現在種的人便減少很多,集貨場也大多收掉了。現在寶元叔種了一甲多的樹,有羅漢松、烏心石、肖楠、肉桂、桂花,十分多樣,參與平地造林的那區種烏心石、土肉桂、肖楠,規定不能販賣,定期林務局還會來看,種的數量最少要有配撥的2/3。不過寶元叔也偷偷抱怨了一下執行的行政人員,因為不能賣,一開始他種得太密,有些比較小的吃不到露水長得不好,想要移植但卻被告知只能鋸掉,「我說你都在平地造林了,怎麼又要把樹鋸掉?講得很沒道理。」不過後來縣政府有稍微寬鬆了一些,要保持一定的密度,不要到整片田只剩稀疏幾棵,太密的話可以移動一下。


賣樹像是一段相親的過程,一顆樹與一個人相看對眼、一見鍾情,合拍最重要,有時賣給中盤,中盤賣出去的時候賺了一倍,寶元叔也是歡喜甘願。「大家都喊價,4500還是10000都是他的事,我們買東西不能怕人家賺,怕就會賣不出去,如果有人買,我們也划算,形體看了有合,就給人家。」聽完這一番話,感覺種樹是一個蠻適合修身養性的呢。

對面是吳晟老師的純園
 
  
種芭樂的溪州

另一項更能說是溪州代表作物的,也許是芭樂。沿路上老是出現的芭樂園,讓我們不禁想問務農許久的秋美嬸和寶元叔,芭樂在溪州的樣貌。「芭樂民國80年就差不多有人開始種,當時都是配箱的,也就是買箱子上面會印名字,收成裝箱之後就載去農會,看今天喊幾塊,再幫你載去台北一市、二市喊。越來越多人種了以後,就開始有販仔直接來收。」後來集貨場出現之後,就沒什麼人交農會了。現在溪州差不多有60坪的芭樂集貨場,起初沒有貨車來收,而是收購的人來談,看農友要交誰就載去哪邊,在搶芭樂的時候,價錢都會調,收購價錢多一塊農民就賺到給工人的錢集貨場慢慢多了,現在只要通知好採收時間,把採收要賣的芭樂放在田頭,集貨場就會自己來載,沒有貨車的人也可以種,也就越來越多人種。現在溪州種芭樂都算百甲的,不輸燕巢、社頭,「只是農會都比較少在推廣啦。」

寶元叔的務農經驗中,有一段時間曾經離開溪州到台東去,但不是種米,而是變身成「荖花」中盤。大約在民國60-70年左右他先在溪州種荖花,這是塞在檳榔裡面,一條長長、白白的東西,三種包/夾檳榔的「荖葉、荖花、荖藤」各有不同的名稱,口味也不同,非常細膩(可參考張育銓〈從食物到閨物:馬來西亞與印尼的荖葉觀察〉,https://talk.ltn.com.tw/article/breakingnews/2387979。檢索日期2019/02/25。)40年前吃荖花的人比較多,收成之後拿到永靖賣給販仔,一斤裝一包再賣去檳榔攤,種了10年開始得病,種不活了,才到台東向農家收購荖花。「我們是包(bāu)整區,像是用150萬買一塊田兩年,但荖花價格很難說,好的時候一斤七、八百,不好的時候一斤十元,不過現在大家都愛吃荖葉,沒什麼人要吃荖花了。」
 
  
友善耕作,愛鄉愛土

從台東回來之後,夫婦倆又開始種稻,而且在五年前轉作友善種植,成為溪州尚水公司契作的農民,不僅產量名列前茅,也是溪州尚水友善農產公司第一屆的董事長。不施農藥、不灑肥料,在打田的時候就要注意田埕有沒有抹平、水位是否有平均淹沒土地,雜草不發就比較沒這麼辛苦,但雜草的生命強韌,冒出頭來秋美嬸還是得要去斬草除根。與動輒兩千斤的慣行農法相較,友善耕作的產量最多也才1200斤,比較差的600斤都有,不過公司會以一定的價格收購,雖然辛苦,但價錢反而比慣行還要來得好而穩定。在進行友善耕作時,寶元叔倒是想到自己孩提時的耕作也是和現在差不多的,「差不多我十多歲的時候也是600700斤,收得好有800斤,那時候都沒有在灑藥,都用牛。」他19歲當兵回來就開始駛鐵牛,當時還是人工為主,插秧、收割,都要有一班13個以上的人一起做,大家放伴、交換工,排好日期輪流做,年紀比較大、比較不耐的就幫忙煮割稻飯。割稻的時候還要一邊移動打穀的「機器桶」,割到哪拖到哪,還有一種用腳踩的「風鼓機」,再更早以前的日本時代則是用「摔桶」,是寶元叔的父母親那一輩了。

種稻米水很重要,濁水溪的泥營養豐富,從溪水流向稻田,養出來的米格外好吃。不過自從六輕來了之後,水利會為了支應工業用水,嚴格執行「供四停六」(有時甚至供三停七),在種植水稻時根本不夠,使得農民只得自行花費近十萬無奈地抽地下水。然而一個六輕還不夠,中科四期又要來搶水,想從水源頭直接把水攔到中科,簡直要置農民於死地。當時寶元叔站出來擔任自救會會長,和當地居民一起北上陳情,一起護水,雖然最終以取水點改為中游的埤頭鄉使抗爭暫時告一段落,但往後要是還有工業用水搶農業用水的情況,寶元叔還是會站出來的。

走出秋美嬸家,她領著我們跨過圳溝去看她種的薑黃;帶我們到樹林邊指著這棵是肖楠、那棵是羅漢松;散步到她的小菜園,拔了好多菜豆、空心菜給我們;再一路走到她們以前的房子,現在借給溪州尚水做工廠。一路上她說著過去到現在的生活點滴,遠處的夕陽照著高聳的樹、低矮的田,照著秋美嬸門前的路,也照著她和鄰居打招呼的臉,多麼溫暖而平靜。





秋美嬸料理教室

豆仔乾
1.燒一大盆水
2.滾了之後把菜豆放下去,翻兩圈之後蓋上蓋子滾一下,就要撈起來。
3.撈起來之後要馬上將豆子一條條攤開排好,不可重疊。
4.曝曬一整天,讓太陽把豆子曬成乾,大功告成!
TIPS:煮太熟會爛,煮太生曬成乾之後會煮不爛,需要多多練習。

曬白花菜
1.把白花菜削皮,並削成適當大小。
2.在大太陽底下曝曬,直到軟韌。
3.軟韌後才可加入鹽巴揉。
4.揉完之後即可存放。
TIPS:一定要軟才可以揉,不然白花菜的花會掉光。如果曬一天沒有軟,可以先加鹽巴稍微拌勻軟化它,或用石頭壓到軟,輕輕揉之後,再繼續曬。

豆仔乾大骨湯
1.把豆乾泡水泡到軟。
2.大骨用滾水川燙後,再進湯裡滾到爛。
3.把泡軟的豆乾和薑絲丟進湯裡滾一下,大功告成!

醃菜頭
1.將菜頭切塊。(若要脆口就不用削皮,比較軟韌就削皮醃)
2.準備20斤鹽,先用10斤鹽與菜頭拌勻後,壓上石頭讓菜頭出水。
3.出水後再將菜頭曬至表皮乾燥。
4.將表皮乾燥的蘿蔔裝進甕裡,再將剩下的鹽倒入,即完成。

醃結頭菜
1.將結頭菜削皮後剖成四塊。
2.把結頭菜、鹽(2)、二砂糖(一兩以內)、豆菇一起放進甕裡。
3.生湯之後將米酒到進甕裡蓋過結頭菜。
4.放幾天就可以吃了。
TIPS:如果沒有放糖,鹽可以放2兩半至3

醃越瓜()
1.買來比較大條的越瓜,剖開之後靶子挖乾淨
2.加入鹽攪拌均勻之後吃看看,不夠鹹再加鹽,想要有一點甜味可以加一點二砂。

醃越瓜()
1.越瓜剖成兩半後去籽。
2.加入鹽巴攪拌均勻後,壓上石頭,至太陽下曬到軟,生出的湯水也乾掉。
3.將甕裡放入鹽巴、黑糖、豆菇後,再將條狀的越瓜捲起來放進甕裡排好。
4.過一陣子甕裡生湯就可以吃了。
TIPS:吃的時候從最下面有沾到湯水的開始吃,才夠味。

醃冬瓜
1.將冬瓜削皮、去籽、切塊後在太陽下曬到表皮沒有濕氣。
2.放進加入鹽、二砂、豆菇的甕裡之後,再倒入米酒蓋過冬瓜,大功告成。

釀米酒
1.先將4-5斗的米飯煮熟(秋美嬸用的是去張厝大間碾米廠買的,一袋30公斤的台梗16號)。煮熟之後攤開放涼。
2.將放涼的米飯和糖、白殼一起攪拌均勻,一起放進大桶子裡,蓋上塑膠袋、布,密封。
3.靜待發酵。熱天4-5日;冷天7日以上。
4.用手指摸看看是否像是按在蛋糕上的觸感。是的話,恭喜發酵完成!
5.用蒸餾機器將米飯蒸餾出酒來。完成!

紅露酒
1.將黑糯米煮熟。(秋美嬸用的是埤頭鄉新莊仔的廟旁邊賣的黑糯米)
2.將煮熟的黑糯米加入紅殼攪拌均勻後,在將米酒倒進去。
3.靜置3-6個月後,把黑糯米撈出來,剩下的就是紅露酒了。

留言